当前位置:首页 > 详细内容 

旋覆代赭湯在消化系統等疾病中的應用舉隅[香港中醫雜誌]

更新时间:2020-02-03

黃賢樟 

香港中醫雜誌 2019144):2426


摘要

旋覆代赭湯出自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是臨床上常用的經方。該方經現代藥理及臨床研究證實有促進胃排空,防止酸反流,保護胃粘膜,促進小腸推進,改善微循環,降低全血比粘度、血槳比粘度等作用。現代中醫醫師將其應用於眾多疾病的治療均取得較好的療效。筆者根據有關的文獻資料及個人的臨床體會,主要消化系統病為例,闡述了該方可用於治療慢性膽囊炎、反流性食管炎、膽汁反流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腫瘤化療後嘔吐等,不僅可使患者的症狀得以消除或緩解,還可改善某些疾病引起的化驗或檢查結果異常。

關鍵詞:旋覆代赭湯 消化系統疾病 應用

旋覆代赭湯出自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是臨床上常用的經方。現代的中醫醫師在歷代醫家運用該方的基礎上,又再進一步深入探討了該方應用于現代醫學所診斷的疾病的療效,包括對消化系統疾病的療效,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筆者此前提過,隨著時代的進步,市民求診于中醫的時候,不僅僅是訴說不適的症狀,還經常告訴中醫師其所患的現代醫學疾病名稱及有關的檢查結果。在確認療效時,不僅要求原有的不適症狀能消失,還經常要求治療前異常的檢查結果能恢復正常,因此,我們有需要掌握仲景經方在治療現代消化系統疾病中的應用規律及其療效1。有鑑於此,筆者特根據有關的文獻資料及個人的臨床體會,以旋覆代赭湯為例,對該方在治療某些消化系統疾病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歸納,以供同道指正。

1 旋覆代赭湯概述

.1 藥物組成與功用主治

旋覆代赭湯由旋覆花(包煎)、代赭石、制半夏各9克,人參、炙甘草各6克,生薑10克,大棗4枚所組成,全方共奏降逆化痰,益氣和胃之功。用於胃氣虛弱,痰濁內阻證。症見心下痞硬,噫氣不除,或反胃嘔逆,頻頻噯氣,吐涎沫,舌淡,苔白滑,脈弦而虛,或脈緩而滑。

.2 方義分析

君藥:旋覆花苦辛性溫,下氣化痰,降逆止噫。

臣藥:代赭石甘寒質重,降逆下氣,助旋覆花降逆化痰而止嘔噫。

佐藥:半夏辛溫,燥濕化痰,降逆和胃。生薑辛溫,祛痰散結,降逆止嘔。人參、大棗、炙甘草益氣補中以療胃虛,並可防金石   之品傷胃。

使藥:炙甘草調和諸藥。

諸藥合用,標本兼顧,共奏降逆化痰,益氣和胃之功,使胃氣複,痰濁消,氣逆平,則痞滿、噫氣、嘔呃自除。

.3 單味藥的藥理作用

旋覆花能緩解支氣管痙攣而平喘,並有助利尿、抗菌作用。

代赭石有興奮和促進腸蠕動,促進紅細胞及血紅蛋白的新生,鎮靜中樞神經,抑制心肌收縮力等作用。

半夏對咳嗽中樞有鎮靜作用,可解除支氣管痙攣,使支氣管分泌減少而有鎮咳祛痰作用;可抑制嘔吐中樞而止嘔;能抑制胃酸分泌和胃蛋白酶活性,對胃粘膜有保護和促進修復作用;能抗心律失常,降血壓,抗腫瘤、抗炎、抗真菌、鎮痛、鎮靜等。

人參對中樞及外周神經系統、心血管功能有雙向調節作用,增強記憶力,增強腦活動,能降血糖,抗利尿,抗癌變,提高免疫功能,保護和刺激骨髓的造血功能,保護胃粘膜,能止血、保肝、解痙、鎮痛、鎮靜、抗抽搐、抗缺血缺氧、抗輻射、抗菌、抗寄生蟲、抗炎,增加冠脈血流量。

生薑有保護胃粘膜,促進消化功能,抗潰瘍,保肝利膽,催眠,鎮痛,擴張血管,興奮呼吸中樞,抗炎、抗過敏、抗菌,解熱,止嘔、增強免疫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

大棗有抗腫瘤,抗變態反應,抑制中樞神經,護肝,提高免疫功能,增強肌力等作用。

. 全方的藥理作用

(1)胃腸道作用:能促進胃排空,防止酸反流,加強胃動力,保護胃粘膜,促進小腸推進。

(2)血循環系統作用:能改善微循環,促進血流,降低全血比粘度、血槳比粘度。

2 旋覆代赭湯的應用

. 治療慢性膽囊炎

吳常玉等2以旋覆代赭湯加減(旋覆花、半夏各12克,黨參、生薑各15克,代赭石30克,甘草9克,大棗6枚)治療慢性膽囊炎78例,如脅痛加青皮、烏藥、元胡;肝鬱化火、耗傷陰津加枸杞、黃連。用上方複渣再煎、兩煎混合後在一日內分二次服。治癒43例,占55.13%例;好轉32%例,占41.02%例;無效3例,占3.85%,總有效率96.15%

吳氏等認為慢性膽囊炎屬中醫學“脅痛”、“膽脹”的範疇,病位主要在膽,膽的機能以通降下行為順,如膽氣不利,氣機上逆,則可見口苦,嘔吐黃綠苦水等。“降”則靠胃氣之下行。故宜治以利膽和胃,理氣降濁為主。旋覆代赭湯有下氣降逆,益氣和胃之功,使膽腑氣機升降複常,脾胃運化如常而能治療本病。

本人臨床體會:因肝膽互為表裡,在生理與病理上均會互相影響,膽腑有病亦常涉及肝臟,故本病常見肝膽氣機不利,氣鬱化熱之症狀,如脅痛、口幹、口苦、脈弦等,此時宜再加用疏肝理氣、解鬱清熱之品,如郁金、香附、丹參、赤芍、夏枯草、茵陳等。

. 治療反流性食管炎

王建平等[3]用旋覆代赭湯加減(旋覆花10克、代赭石30克,半夏9克,人參、炙甘草各6克,生薑3片,大棗5枚)治療反流性食管炎50例,上方水煎服,每日1劑。對照組用多潘立酮、雷尼替丁治療30例,兩組均在治療8周後統計療效。結果顯示治療組顯效31例,有效14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90%,對照組顯效10例,有效11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70%,兩組之間總有效率的差異有非常顯著意義(P0.01)。

王氏等認為反流性食管炎屬中醫“胸痛”、“胃脘痛”等範疇,病機為胃失和降,氣逆於上,治宜重鎮降逆,益氣和胃,可用旋覆代赭湯收效。

本人臨床體會:反流性食管炎又稱胃食管反流病,我們曾統計了383例該病患者的症狀,其中以反酸最常見,有350例,占總數的91.4%,故宜以吐酸病來作為該病的中醫病名,既可反映其致病機理,又可突出其臨床特點,其病位雖在食管,但其主要始動因素在胃,胃失和降,酸水隨胃氣上逆是其基本病機,治療上宜以和胃降逆制酸通腑作為基本的治療原則,然後再隨證加減用藥。旋覆代諸湯加烏賊骨、煆瓦楞子、白及等制酸生肌藥可作為基本方,並注意保持大便通暢,再隨證加減用藥,如肝鬱明顯可合用柴胡疏肝散;肝胃鬱熱明顯加黃苓、梔子、丹皮;脾胃虛寒加乾薑、吳茱萸;脾氣虛明顯加茯苓、白術;痰濕之症明顯加陳皮、茯苓;兼血瘀加丹參、郁金,胃陰虛加石斛、竹茹、天花粉;兼濕熱加竹茹、公英、蘆根。

.3 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

鄧秀娟等[4]用旋覆代赭湯合左金丸加減(代諸石30克,旋覆花、乾薑、生曬參各10克,半夏12克,甘草6克,大棗5莊枚,黃連9克,吳茱萸3克)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32例,每日一劑,水煎分2次服。對照組用嗎丁啉、奧美拉唑亦治療32例,兩組均以4周為1療程。結果顯示治療組臨床痊癒1例,顯效12例,有效14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84,4%。對照組臨床痊癒0例,顯效5例,有效13例,無效14例,總有效率56.2%,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其差別有非常顯著意義(P0.01)。

鄧氏等認為膽汁反流性胃炎屬於中醫“胃脘痛”、“嘈雜”“嘔苦”等範疇。中醫認為該病是因脾胃失調,脾氣當升不升,胃氣當降不降所致,病在脾胃,而與肝膽密切相關。上述兩方合用,苦辛寒熱並用,升降調和,從而達到和胃降逆與清脾胃鬱熱之目的。

本人臨床體會:脾胃氣虛,升降失常,胃氣上逆,膽汁反流於胃,灼傷胃絡是本病的主要病機,其病停藥後又易復發,主因仍是脾胃虛弱,未能完全恢復其升清降濁功能之故,所以為了取得較好的遠期療效,必須加強健脾益氣之藥,可與四君子湯同用。如患者有情志方面症狀,則應同時加用疏泄肝膽,理氣解鬱之藥,可合四逆散加減。如患者久郁化熱,則宜加用丹皮、梔子、公英等。如患者久病入絡,血行不暢,則宜加用丹參、延胡索、郁金等。

. 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

邱智等[5]用旋覆代赭湯(旋覆花、乾薑、半夏各10克,代赭石15-30克,黨參15克,炙甘草、生薑各5克,紅棗5枚)隨證加味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108例,每日一劑,水煎服,分2次溫服。對照組用多潘立酮治療50例,均以4周為1療程。結果顯示,治療組臨床痊癒15例,顯效66例,有效19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為92.59%。對照組痊癒3例,顯效16例,有效15例,無效16例,總有效率為68%。兩組的總有效率比較,其差別有非常顯著意義(P0.01)

邱氏等認為該病屬於中醫的“胃脘痛”、“痞滿”、“胃緩”、“反胃”等範疇。其病位在胃,而與肝脾兩臟關係密切,其病機以脾虛、氣滯、濕阻、胃絡瘀滯通降失常為主,證屬本虛標實。脾氣不升無以遊溢精氣,輸布精微;胃氣不降無以腐熟水穀,納化運轉,故見胃脘飽脹、納呆、噯氣、噁心、嘈雜等。旋覆代赭湯能補氣和中,降逆止嘔,故能治療本病。

本人臨床體會:功能性消化不良是臨床常見消化系統疾病之一,有統計其發病率高達20-30%,占消化門診的50%左右。其病位在中焦脾胃,而與肝關係密切,治療時宜脾胃同治,恢復其升清降濁之功能,並兼以疏肝解鬱、理氣消滯。故可在旋覆代赭湯基礎上適當加用黃芪、白術、茯苓、柴胡、香附、枳殼、麥芽等藥,如有口幹、口爛、大便幹結、舌紅、脈數等可加石斛、麥冬、沙參等養陰生津又不會滋膩礙胃之品。代赭石在治療該病時宜按仲景原方,用較輕的藥量,可用6-9克,以免其苦寒質重伐胃,加重消化不良病情。而生薑用量則可適當加大,可用10-15克,有健胃化痰消食止嘔之作用。

.5 治療腫瘤化療後嘔吐

王建平等[]用旋覆代赭湯加減(旋覆花、代赭石各10克,生薑3片,半夏9克,人參、炙甘草各5克,大棗12枚)治療腫瘤化療後嘔吐40例,飯後半小時服用,每日3次,用至化療結束後5天,對照組用三九胃泰沖劑,採用自身交叉對照。結果顯示治療組顯效31例,有效7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5%;對照組顯效9例,有效10例,無效21例,總有效率47,5%,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其差別有非常顯著意義(P0.02)

王氏等認為化療引起的嘔吐類似中醫之外邪引起胃失和降,氣逆於上所致的嘔吐。《醫宗金鑒·刪補名醫方論》雲:“汗、吐、下解後,邪雖去而胃氣已虧矣。胃氣既虧,三焦因之失職,清無所歸而是不升,濁無所納而不降。”是以邪氣留滯,伏飲為逆,故心下痞硬,噫氣不降。旋覆代赭湯能安定中州,斂浮鎮逆,故可治療該病。

本人臨床體會:化療藥物對身體毒性較大,易致正氣受傷,運化無權,升降失調,濁邪上犯,從而導致噁心嘔吐。旋覆代赭湯能健脾和胃,降逆止嘔,切合該病病機,故可作為治療的基本方。方中包含的半夏、生薑,即小半夏湯,對嘔吐確有良效,再加上旋覆花、代赭石這一藥對,止嘔效果更好。臨床用之,確有療效。該方除了可治化療引起的嘔吐、呃逆外,還可改善納呆,腹脹、疲乏等症狀。為了提高療效,當需注意以下幾點:①該湯煎成後,宜少量分多次服用,一日內可分4-5次口服;②化療後患者脾胃受損,故代赭石的用量不宜過大,以取其和胃降逆之功,而無損氣敗胃之虞;③該病患者一般易出現服藥則嘔,因此可在服中藥前咀嚼生薑待口舌略發麻再服藥則可。

參考文獻

[1]黃賢樟。四逆散在肝膽胃腸病中的應用舉隅。香港中醫雜誌2015;10(1):10。

[2]吳常玉等。旋覆代赭湯加減治療慢性膽囊炎78例臨床觀察。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0;12(30):126

[3]王建平等。旋覆代赭湯加減治療反流性食管炎50例觀察。實用中醫藥雜誌。2009,25(9):585

[4]鄧秀娟等。旋覆代赭湯合左金丸加減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的療效觀察。中醫藥導報2011;17(5):25

[5]邱智等。加味旋覆代赭湯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108例。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誌。2005,13(6):402

[6]王建平等。旋覆代赭湯治療化療後消化道反應40例。實用中醫藥雜誌。2002,18(2):22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