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详细内容 

中醫學在預防疫病中的作用及其展望 [香港中醫雜誌]

更新时间:2024-06-16

黃賢樟

香港中醫雜誌2015,1027-10

 

 

摘要

 

中醫學通常把具有較強的傳染性與流行性而且死亡率亦較高的疾病統稱爲疫病中醫學對疫病的認識具有悠久的歷史歷代的史書與中醫文獻都有關於疫病流行和防治的記載中醫學認爲要預防疫病就要扶助正氣保持正氣充足,避免外邪疫毒侵入及時盡早清除疫毒三管齊下,并在這三方面都提供了具體的方法。實踐亦證明,中醫學在歷代疫病的預防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從而保證了中華民族的繁衍與生息,直至今天仍有其優勢與潛能。如在此基礎上再進行深入客觀的研究應可以爲疫病的預防尋找更多有效的方法從而造福香港社會與國際社會

 

關鍵詞

 

中醫學 疫病 預防

 

 

一、中醫學之疫病與傳染病的關係

 

中醫學通常把具有較強的傳染性與流行性而且死亡率亦較高的疾病統稱爲疫病疫病範疇內還可以有各種具體的病名例如白喉天花霍亂爛喉痧(猩紅熱)瘴疽(炭疽)陰陽毒(鼠疫)等而有部分傳染病尤其是死亡率相對較低的疾病在不同的年代被冠以其他病名如時行感冒時行傷寒等

 

中醫學對疫病的認識具有悠久的歷史遠在2千多年前已有 之病名例如《禮記》月令中即有孟春行秋令則民大疫季春行夏令則民多疾疫仲夏行秋令則民殃於疫的記載

 

而這一字的含義是什麽?是否就是指傳染病的其中一種類型?西121年許慎《說文解字》:「疫者,民皆病也清朝《康熙字典》民皆疾也 現代《新華字典》:「瘟疫流行性急性傳染病的總稱,「是指有傳染性與流行性的病

 

而我國歷代的史書如《尚書》《國語》《春秋》《左傳》《史記》《漢書》以及以後各朝代的正史都有關於疫病流行和防治的記載僅正史就記載了95次疾病大流行的情況[1]中醫文獻亦有相關的記述如早在2000多年前(戰國時期)的《黃帝內經》就有:「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疫狀相似的記述而中國歷代論述傳染病(包括傷寒、溫病、疫病等)的書籍多達250多種。從東漢張仲景有感於傷寒疫病流行而撰寫的《傷寒論》至明清時期的溫病學著作多爲論及傳染病(包括疫病)的著作說明了中醫學在疫病的防治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1]

 

二、中醫學對疫病發病機理的認識

 

中醫學認爲疫病的發病是由於人體正氣不足防禦能力低下外邪疫毒乘虛侵入人體所引起外邪侵入雖然是發病的重要條件但人體正氣的不足亦在發病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兩者缺一不可正如《素問遺篇·刺法論篇》所言:「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素問·評熱病論篇》:「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靈樞·百病始生篇》:「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卒然逢疾風暴雨而不病者蓋無虛故邪不能獨傷人《金匱要略》:「不遺形體有衰病則無由入其腠理中醫基礎理論亦認為正氣不足是人體發病的前提和根據[]

 

三、中醫學預防疫病的方法

 

根據上述對疫病發病的認識中醫學認爲要預防疫病就要扶助正氣保持正氣充足避免外邪疫毒侵入及時盡早清除疫毒正如《素問遺篇·刺法論》所言要做到五疫不相染者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避其毒氣

 

()扶助正氣

 

正氣在中醫學上指人體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抗邪能力以及康復能力[] 扶助正氣保持正氣充足以預防疫病的方法主要

 

1、  堅持鍛煉身體導引運動以健身

馬王堆古醫書中的《導引圖》爲現存最早的導引圖譜繪有導引姿式40餘種後世則陸續發展了五禽戲八段錦易筋經太極拳太極劍及練功十八法等散步慢跑行山游泳及球類等運動亦有助於扶助正氣增強體質

 

2、  做到起居有常勞逸適度以強身

包括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保證較充足的睡眠;根據天氣冷暖做好個人防護;體力腦力勞動均不宜過勞;不宜房勞過度;做到勞逸結合協調適度等做到以上各點就有利於強身健體預防疫病否則如起居失常勞逸過度均可損傷正氣損傷臟腑導致外邪入侵引起疫

 

3、  做到飲食有節宜忌得當以健體包括

  合理搭配食物做到營養均衡《素問·五常政大論》:「食養盡之《素問·臟氣法時論》:「五穀爲養五果爲助五畜爲益五葉爲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

 進食要定量定時不宜過饑過飽《管子》:「飲食節……則身利而壽命益飲食不節……則形累而壽命損《素問·痹論》:「飲食自倍腸胃乃傷陶弘景《養性延命錄》:「不渴強飲則胃脹不饑強食則脾勞

(3) 注意因人因時而選擇適宜的食物禁食不適宜的食物《攝生消息論》:「當春之時食味宜減酸增甘以養脾氣《頤身集》夏季心旺腎衰雖大熱不宜吃冷淘冰雪蜜水涼粉冷粥飽腹受寒必起霍亂《飲膳正要》:「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禁寒飲 

(4) 適當進食能顧護脾胃扶助正氣的食物以抵禦外邪如可適當多食薑魚肉奶製品及水果蔬菜等而應少食生冷油膩或燥熱刺激的食物

 

4、  做到怡養心神調攝情志以防病

其方法包括思想清靜排除雜念自我減壓以調養心神保持神清氣和;暢達情志避免七情過度以保持心理平衡;凡事開朗樂觀不怨天尤人以保持心情舒暢;有了不良的情緒要及時節制疏泄與轉移以保持心理健康等只要做好精神與心理保健人的精神狀態正常機體適應環境以及抵抗疾病的能力就能增強從而起到防病作用正如《素問·上古天真論》所言:「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爲務以自得爲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素問·生氣通天論》:「清靜則肉腠閉拒雖有大風苛毒弗之能害

 

5、  適當運用中藥推拿針灸敷貼以扶正

能扶助正氣的中藥主要是補陽補氣補血補陰藥等等應用時要根據使用者平素體質的偏頗根據中醫的證型辨證用藥做到適量服用,寒熱適中,補不過濫補不過偏因人因時因地而異其中較常用的中藥有屬補氣類的靈芝黃芪白朮人參黨參茯苓甘草山藥薏苡仁大棗等;屬補陽類的冬蟲夏草菟絲子鹿茸杜仲肉蓯蓉紫河車等;屬養血類的熟地何首烏龍眼肉阿膠桑椹子等;屬滋陰類的枸杞子玉竹黃精女貞子沙參百合等

 

能扶助正氣的藥方或藥膳相當多如玉屏風散七味白朮散人參健脾丸芪朮防風粥用於氣虛體質者複方阿膠口服液當歸黃芪瘦肉湯用於血虛體質者金匱腎氣丸金水寶膠囊五子衍宗丸用於陽虛體質者;杞菊地黃丸可用於陰虛體質者均有助於增強抵禦外邪的能力

 

推拿針灸敷貼的方法亦能扶助正氣

 

(二)避其毒氣

 

中醫學認為要預防疫病還要注意避其毒氣《素問·上古天真論》有謂虛邪賊風避之有時《素問遺篇·刺法論》謂五疫不相染者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避其毒氣因此在西醫學未傳入中國之前多個朝代已有隔離疫病病人的措施

 

(三)清除疫毒

 

1 在唐代的《千金方》中已載有近20首辟疫方除佩帶外還有口

煙燻粉身身掛納鼻浴體等[3]從其方藥的組成及使用方法來看可知其有一定的清除疫毒的作用歷代至今還有使用中藥做家居消毒清潔的方法用香薷蒼朮艾葉等份加適量助燃劑在居室內點燃以煙燻來消毒等

 

2 可適當地應用中藥及食療來清除疫毒除上述提到《千金方》有口服之辟疫方外近現代還常在中醫師指導下服用桑葉大青葉金銀花板藍根連翹組成的藥方或據不同的季節與體質分別使用桑杏飲薑蘇飲藿佩湯荊芥薑糖茶桑菊銀花茶等食療方[4]

 

四、中醫學在歷代疫病預防中的作用[5]

 

1、戰國時期

《黃帝內經》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的預防醫學思想認爲夫病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並提出了內養正氣外避邪風」,「順四時陰陽的預防原則以及調攝精神調適飲食起居節慾保精運動健身針灸藥物防病等預防方法和措施

 

2、兩漢時期

經過《難經》《傷寒論》等的總結和發揮已形成了未病先防」、「已病防變」、「瘥後防復的三級預防醫學思想《漢書平帝記》則有民疾疫者舍空邸第爲置醫藥的記載是隔離預防疫病傳播流行的傳染病醫院的雛形

 

3魏晉南北朝時期

魏書·世宗宣武帝紀詔令太常別立一館使京畿內外疾病之徒咸令居處嚴敕醫署分師療治晉書朝臣有時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雖無疾百日不得入宮。」均是採取隔離方法避免傳染

肘後備急方則提出傷寒及時行病(傳染病)預先服藥可防染易而所載療猘狗咬人方殺所咬人犬取腦傅之,後不復發)則已帶有免疫預防的性質

 

隋唐時期

隋代已設立癘人坊隔離治療具有傳染性的麻瘋病人唐代孫思邈的千金方載有近20首辟疫方諸病源侯論則提出了使用藥物進行預防的觀點感乖戾之氣而生病多相染易故須預服藥及為方法防之

 

5、宋代

宋政和7年(西元1117年)101日首次公佈了次年的運氣曆,「示民預防疾病」,是運用中醫五運六氣學說於防病保健的突出例子而在北宋時期已有專門種痘的醫生免疫接種預防天花之法當始於此時另有《東坡養生集》《四時養頤錄》《養老奉親書》等多本養生著作出現其中《養老奉親書》重點論述老年人的養生防病理論和方法是中醫預防醫學的代表作之一

 

、明代

該朝代由於人口增長和交通發達疫病的流行更爲猖獗和頻繁在同疫病鬥爭的實踐中衛生防疫的方法和措施得到發展和加強明代北京城已普遍鋪設下水道《簡易備驗方》提出了蒸氣滅菌法《保嬰撮要》提出了燒灼臍帶以預防新生兒破傷風的方法這一時期在預防學上最突出的成就是種痘法的推廣北宋已有種痘之說但未見推行到了明代才開始普遍施行爲避免和減輕天花的流行爲害發揮了重大作用

 

7、清代

種痘法在此時得到普遍推廣並且得以改良而日益精善該時期的《瘟疫彙編》亦已記述蒼蠅爲霍亂的傳播媒介提示滅蠅可預防霍亂傳播 該時期的預防醫學著作甚多比較著名的就有十三本之多如《壽世新編》《壽世秘典》《衛生學問答》等

 

據中國中醫研究院的《中國疫病史鑒》所述從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到公元1840中國至少發生過321次疫病在當時西醫學未傳入或未成爲主流醫學之前最終中醫藥都控制了疫情的蔓延例如清朝多次發生大規模的溫疫當時以葉天士吳鞠通等人爲代表創立了溫病學說系統地研究及總結了傳染病(包括疫病)發生的原因表現及治療方法爲後人建立了一套治療傳染病(包括疫病)的理論[6] 

 

8、 近代

1918年西班牙流感橫掃全球至少有4千萬人在流感中喪生當時中國也未能倖免但綜合上海香港及廣東的資料中國的流感死亡率比國外低當時中國西醫不發達大多數人依靠中藥防治而外國則基本上依靠西藥因而說明中醫藥防治流感有很大的優勢[1]

 

另外,近現代中國還發生至少兩次大規模的疫情包括以下兩個時期[6] 

1960年代石家莊及北京先後爆發流行性乙型腦膜炎當時西醫未有有效的治療方法很多兒童因而喪命或留下嚴重的後遺症後來中醫以白虎湯及白虎加蒼朮湯成功治癒乙腦把疫情控制救回不少性命

 

2003非典型肺炎肆虐全球香港是死亡率最高的地區之一而國內以中西藥配合治療非典型肺炎效果較爲理想使死亡率明顯減低此外服用中藥預防湯包的香港醫護人員亦未見患有非典型肺炎這些都證明中醫藥在防治疫情上有較好的作用

 

五、中藥扶正除毒作用的科研實證

 

在近數十年中隨著中藥藥理研究成果的不斷出現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據表明中藥確有扶正除毒作用通過查閱中藥藥理研究的專著及報道可以檢索到不少中藥能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如黃芪人參黨參淫羊藿沙苑子杜仲熟地何首烏麥冬黃精枸杞子女貞子等[7]亦有多種中藥及中藥方劑有顯著的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如黃芩黃連金銀花連翹大青葉板藍根魚腥草[8];銀翹散龍膽瀉肝湯葦莖湯玉屏風散等[9]這些方藥都可以進一步探索以應用於疫病的預防中

 

六、中醫學預防疫病的優勢與潛能

 

1、 重視正氣扶正防邪

中醫學重視人體正氣在預防疫病中的作用強調保持增強或恢復人體之正氣則有助於預防疫病,「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尤其在疫病多發季節事前或事中(季前及季中)注意保持正氣之充足對預防疫病的發生尤為重要

 

2、綜合調節,多管齊下。

中醫學注重通過多方面的調節包括飲食情志運動食療中藥針灸推拿敷貼等來扶助正氣增強整體的抗病能力防止疫邪入侵

 

3、養防結合法於自然

中醫學注意廣泛利用養生的手段如導引氣功飲食起居等達到保健防病的目的同時非常注重因時因地制宜法於自然順應自然規律尊重自然規律

 

4、三因制宜辨證預防

中醫學因人因時因地制宜的原則不僅可用於疫病的治療亦可用於疫病的預防我們可根據不同人群的年齡體質乃至中醫的證型以及其生活工作的環境地域當時的氣候季節等而選擇不同的中醫預防方案使預防的措施更有針對性從而更為有效

 

5、藥源豐富藥性平和

有預防作用的中藥或中藥方劑大多藥源豐富藥性平和副作用少而又有一定的清除疫毒或增強人體抗病能力的作用可在有需要的人群中廣泛應用

 

七、結語

 

從歷代的文獻記載中可知中醫學在預防疫病方面有相當豐富的理論與方法並在預防疫病的過程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直至今天仍有其優勢與潛能如在此基礎上再進行深入客觀的研究應可以爲疫病的預防尋找更多有效的方法從而造福香港社會與國際社會

 

參考文獻:

 

[1]鄭景輝梁秉中中國在1918流感爲何能獨善其身信報財經月刊中華醫學200432444

[2]吳敦序主編中醫基礎理論上海科技出版社1995年第1143

[3]宋乃光中醫疫學之研究(下)北京中醫200625(3):178

[4]香港衛生署飲食調養防感冒2005年11月www.cheu.gov.hk.

[5]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預防醫學》編委會。中醫預防醫學。廣東科技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P5-10。

[6]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禽流感中醫藥防治通訉20062月第二期,頁4

[7]雷載權主編《中藥學》上海科技出版社19956月第1277-311

[8]雷載權主編《中藥學》上海科技出版社19956月第160-74

[9]段富津主編《方劑學》上海科技出版社19956月第128-118

返回